企業進行新事業方向選擇時的理解與思考
企業進行新事業方向選擇時的理解與思考
在當今社會,企業所面臨的政治環境、社會環境、技術環境、經濟環境都更加復雜,要想實現基業長青不能只一味地固守主業,而是要在做好主業的基礎上,不斷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并以此往復,從而實現整體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企業能否準確把握開啟新事業方向的時機并及時做出戰略上的調整,將很大程度決定企業在未來市場上的生存和發展水平。
一、何時開啟新事業方向
開啟新事業方向的時機對于企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進入時間過早容易造成戰略布局分散、資源儲備不足的情況,不僅新事業難以開展,還會影響主業的正常運營;而進入時間過晚則容易導致企業錯失新事業發展的絕佳時機,如主業已進入衰退期而新事業又未能提供足夠的業績支撐,企業則很容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根據李善友教授在《第二曲線創新》一書中的觀點,新事業方向(第二曲線)的最佳啟動時期應該是已超過原事業方向(第一曲線)的“破局點”但又不能晚于其財務“極限點”。如果還未到達第一曲線的“破局點”就開啟了第二曲線,那么企業在發展新事業方向時的增長動力將明顯不足,企業資源亦無法得到最大限度利用。當企業的第一曲線還在增長,但增速已出現放緩的跡象時,這時就是企業開啟新事業方向的“破局點”。但最遲不應晚于第一曲線的財務“極限點”,否則原事業方向的“黑洞效應”將導致新事業的開展變得更加困難,進一步降低新事業的成功概率。
二、如何選擇新事業方向
尋找新事業方向的過程其實就是明確企業可做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的過程。
可做什么更多是從外部視角去發現市場機會的過程,這里不僅要考慮到相關行業未來的整體規模、市場增速、市場集中度、行業盈利性等情況,亦需要考慮到政府是否對相關產業設置了準入條件門檻。尤其是對于外資企業而言,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每隔幾年都會更新《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里面對外資企業無法進入的產業方向進行了明確規定。
能做什么則是企業對自身能力、資源進行梳理和盤點的過程,這時企業需要思考目前是否已具備匹配新事業發展的相關條件,比如現有技術的可遷移性、供應鏈供給能力的可復用性、自身管理能力的可調動性等等。如果企業暫不具備相應的能力或資源,就需要慎重考慮是否需要采用投資、收購等手段進行獲取,當然這對企業的資金實力亦會有著不小的要求。
想做什么則是企業對自身特點和所追求的價值方向進行探索的過程,這其中就包括明確企業的自身定位、使命愿景、企業家精神等。新事業方向規劃的再好,說到底還是需要適合企業自身的發展目標,因此只有那些與企業DNA相契合的新事業方向才是真正值得企業去大力投入并發展的。當然,在選取新事業方向時除了需要考慮企業自身的特點,還需要充分考慮到股東、上級公司及其它社會利益相關者的價值訴求,最好在進行新事業方向規劃時,提前與各利益相關方進行充分溝通并盡量避免與之存在明顯的價值觀沖突。
三、咨詢公司的作用及價值
咨詢公司在幫助企業尋找新事業方向的過程中更多地扮演著參與者、組織者及支持者的角色。
首先,在對外部市場環境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除了利用龐大的數據庫資源為企業提供必要的外部市場數據支撐外,咨詢公司還可以憑借多年來積累的行業內成功的案例經驗,為企業帶來更多行業標桿的做法借鑒,這不僅能夠開拓企業在探索新事業方向時的思考維度,亦能夠幫助企業明確自身定位,樹立信心。
其次,咨詢公司通過思維模式的引導輸入、頭腦風暴的討論交流、執行方法的培訓溝通,不僅能夠有效帶動全體員工參與新事業方向的熱情,亦幫助企業建立起一套在檢索新事業方向時科學嚴謹的應用模式,這對于一般企業來說無疑是具有寶貴價值的。
另外,咨詢公司在幫助企業尋找新事業方向時應該留意一些操作細節。
首先,新事業方向本身的選取維度往往很難實現完全對齊,因此咨詢公司要根據新事業方向所處的市場環境設置有差異化的評判規則并引導客戶從多角度對新事業方向進行全面思考。
其次,在幫助企業對其能力和資源進行梳理和盤點時,往往會涉及到讓企業員工進行評判打分的環節,這時由于個體間對于打分維度的理解存在差異,有時會造成分數差異大、有效性降低的情況,因此咨詢公司需要對打分人員進行事前培訓,盡量消除個體理解差異引起的數據偏差。
四、結語
新事業方向的選擇對于所有立足于長遠目標的企業來說都是永遠繞不開的一個話題。面臨如今愈加復雜的市場環境,企業要想實現基業長青,更是要勇于打破自身認知壁壘,借助已有勢能不斷進行開拓創新。咨詢公司亦要抓住這一市場機遇,發揮自身所長,積極幫助企業尋找新事業方向,助力企業實現業績的持續增長。